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把纪律挺在前面,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纪律、规矩意识;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不断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为全面从严治党奠定坚实制度基础……这一系列抓执纪从严的重大举措,实现了管党治党理念的飞跃和实践的创新。
守纪律讲规矩,确保言行举止不逾矩
严明的纪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点。然而,一段时间以来,政治纪律松弛导致不少党员干部头脑中纪律和规矩意识淡漠,团团伙伙、结党营私、妄议中央、跑风漏气、拉票跑票……种种不守纪律不讲规矩的行为,严重危害党的肌体。
近年来查处的高级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显示,破坏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问题严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纪律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用铁的纪律从严治党,校准思想之标,调整行为之舵,绷紧作风之弦。
“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就是严明政治纪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重要性。政治纪律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号令既出,唯行不返。在深刻剖析周永康、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苏荣、周本顺等严重违背党章、违反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政治纪律问题的基础上,中央纪委和各级纪检机关,加强纪律审查,尤其是对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黄兴国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妄议中央大政方针,破坏党的集中统一”“张越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执行重大任务期间擅离职守,对抗组织审查”“苏宏章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违背组织原则”……5年来,一批落马“老虎”的案件通报中,违反政治纪律问题均被列为问题之首,这是纪检机关把违反政治纪律问题作为监督执纪问责重点的体现,也是对领导干部政治警觉性和政治鉴别力的引导和增强。
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必须遵循组织程序,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必须”,为当前全体党员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指明了方向,划出了红线。
5年来,广大党员干部“四个意识”显著增强,纪律规矩的红线深深印入广大党员干部头脑中,确保党员干部拧紧思想总开关,言行举止不逾矩。
运用四种形态,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也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历史经验。
惩治不是目的,用纪律管住权力,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这才是对党员干部最大的关心和爱护。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及各级纪检机关把纪律挺在前面,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日常监管,抓早抓小,在干部思想动摇、行为逾矩的最初阶段,及时咬耳扯袖、红脸出汗,防止干部进一步滑向腐败深渊。
——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把查办案件改为纪律审查、案件室规范为纪检监察室、案件线索改称反映领导干部问题线索;制定涉嫌违法犯罪党员纪律处分意见,在狱中服刑的1.8万名“党员”均被依规依纪开除党籍。
——对执纪审查对象存在“四风”问题的,先于其他问题查处和通报。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共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约18万起,处理24.4万人。
——2015年,纪检机关共谈话函询5.4万件次;2016年,上升到14.1万件次;2017年仅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就谈话函询11万件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62%。
一组数字背后,折射的是执纪理念的转变,更有组织对干部的关心和爱护。对干部苗头性问题,抓早抓小,红脸出汗,防止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阶下囚”的情况出现。
5年来,纪检监察机关的执纪理念和执纪方式发生了深刻转变,把纪律挺在前面,以严明的纪律管党治党。广大党员干部也树立了更加牢固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感受到了组织的关心关爱,增加了对组织的信任和沟通,全党纪律建设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完善党内法规,扎紧执纪的制度铁笼
从严执纪,需要把纪律挺在前面,也需要有更加完善的纪律体系,为从严执纪提供坚实的制度基础。
一段时间以来,党内法规质量不高、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一些党内法规执行得不好,落实不到位,有些党内法规内容重复或相互冲突,不少党员干部的党内法规意识淡漠……这些都影响了党内法规的效力。
没有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制度的笼子就会出现漏洞及监督空白,“牛栏关猫”也就在所难免。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台和修订了一系列党内法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党内法规体系正搭建起牢固的“四梁八柱”,为从严执纪提供完善的法规制度依据。
5年从严执纪,得到了人民群众普遍认可,也令世界瞩目。外媒评价:“中国共产党正在重拾严明纪律的优良传统,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纪律的执行力,这将增强其执政能力,提升在人民中的威信力。”(记者 赵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