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宣传——夏季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
作者:管理员 时间:2015-05-22 点击数:
夏季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
夏季气温高,各种细菌病毒繁殖活跃,急性肠胃炎、细菌性痢疾、霍乱、伤寒和副伤寒、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高发。为此,要特别注意饮食、饮水卫生,牢牢把住“病从口入”关,预防肠道传染病。
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多由被细菌及其毒素或病毒污染的食物引起,致病菌主要为致病性大肠杆菌群、空肠弯曲菌、沙门氏菌等。
传播途径:其媒介食物主要为肉类、蛋类、水产品、凉拌菜等。
主要症状: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其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病菌通过日常生活接触、食物、水、蝇传播。由于很少的菌量即可感染本病,因此人与人接触传播最为常见。
主要症状:发病后患者出现畏寒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感等。有的病情凶险,特别是儿童,可出现高热、惊厥、休克和呼吸衰竭,而此时肠道症状常不明显,但生理盐水灌肠液可见大量红、白细胞,称之为中毒型菌痢。细菌性痢疾的表现轻重不一,易形成慢性化,故应及时就诊。
霍乱
霍乱由霍乱弧菌所致,主要经饮用水传播。
传播途径:河水、井水、池塘水、泉水与自来水均可经地面或地下受人或动物的粪便污染而成为传播媒介。
主要症状:病人可出现无痛性腹泻、呕吐、“淘米水”样大便、脱水等。如不治疗,迅速出现休克、甚至死亡。
伤寒和副伤寒
伤寒和副伤寒主要由受污染的饮用水引起。
传播途径:可经食物传播。散发病例主要由接触传播引起
主要症状:可出现发热、腹痛、腹泻、肝、脾肿大、皮疹、血白细胞减少等,血液及大便可见沙门氏菌生长。后期可出现肠穿孔、肠出血等并发症。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由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病毒引起。
传播途径: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以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为主要传播方式。水源污染或生吃水产品可造成局部地区的爆发流行。
主要症状:患者急性起病,出现乏力、纳差、厌油,皮肤、巩膜黄染,肝脏肿大、肝功能检查异常等。
预防夏季传染性疾病温馨提示:
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关键是管好“手”与“口”。预防措施很简单,就是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搞好环境卫生。
1、洗手是最重要的个体预防措施。工作结束、外出归来、饭前便后洗洗手,可以将手上90%左右的微生物洗干净,大大减少感染的机会。
2、饮用水煮沸后饮用。
3、烹调时,餐具应该严格消毒,生熟食品用的炊具要分开;吃熟食,少吃凉拌菜为宜,吃时应洗净,生食瓜果也要洗涤消毒;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病死的家禽、家畜;最好不要在路边露天饮食小摊点就餐;尽量少食用易带致病菌的食物,如螺丝、贝壳、螃蟹等水海产品,食用时要煮熟蒸透。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盐淹后直接食用的方法都不可取;吃剩的食物应及时储存在冰箱内,且储存时间不宜过长,食用前要加热,以热透为准。
4、搞好室内外卫生,清除垃圾,疏通污水沟,消灭苍蝇、蚊子、老鼠、蟑螂等肠道传染病的传播媒介。
5、同时个人应注意劳逸结合和保证充足的睡眠,提高自身免疫力,这样有利于预防传染病。
6、如果发现上吐下泻等症状, 切不可大意,应立即就医,以便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