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本站首页 >> 理论学习 >> 正文 理论学习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中国梦伟大目标

作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13-11-11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中国梦伟大目标

——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思路

2013-11-09 09:48 光明网-《光明日报》 韩庆祥

核心提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起来以后要更加注重公平正义。

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可以看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人民幸福,打铁还需自身硬,破解“四大危险”唱响“中国声音”,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促进公平正义,是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实践的7个主要方面,它们相互联系,体现了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体思路。

一、主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产生后,世人最关注的,就是以什么开局。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行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我们要紧紧抓住这条主线,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

这表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的主题,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给我们提供了3个信息: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决心要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框架内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治国理政也主要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二、充分表达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自信;三、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是社会主义,具有“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中国人民的主体地位、主体需求、价值追求,因而是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当作首要根本任务,把具有自我完善性质的改革开放作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其“历史方位”“根本任务”“实践方式”体现着实践特色;中国道路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历史规律与人民主体地位、普遍性与特殊性、现实与理想、目的与手段、活力与和谐、民族传统与时代精神的统一,其“结合性和辩证性”体现为理论特色;中国道路立足中国国情、总结中国经验、解决中国问题、接中国地气,其“中国风格”具有民族特色;中国道路把时代精神和人民期待汇聚其中,与时俱进地破解时代课题和中国问题,不断推进实践创新,其“破解问题、道路内容和创新成果”具有时代特色。

二、目标:实现中国梦

首先,要把握提出中国梦的时代背景。古代中国属于“辉煌中国”。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陷入任人宰割、被动挨打的境地,近代中国沉沦为“没落中国”。由辉煌到没落,这种巨大的历史反差,激起中国人的历史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日益趋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未来中国所要实现的理想目标,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其次,要明晰中国梦的本质内涵。从国际维度看,中国梦就是和平发展之梦、合作共赢之梦。中国追求强大不是为了霸权,而是为了不被宰割;不是为了主宰世界,而是为了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从国家和民族维度看,中国梦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从民众和公民个人维度看,中国梦是构建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人们各显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人生出彩。从所要达到的目的看,提出中国梦,是为了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赢得广泛认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攻坚克难,攻坚克难需要凝聚力量,凝聚力量需要赢得认同、达成共识。赢得认同、达成共识需要寻求“最大公约数”,这个最大公约数就是实现中国梦,它是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追求,体现了国家、民族、人民、个人的共同理想。

三、理念:人民幸福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要求,其执政理念就是为了人民幸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其中蕴含了这样的理念: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兴衰成败也在人民,因而要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根本。这一理念,与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是一致的。在国家、民族、人民三者关系中,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前提和基础,人民幸福是落脚点和目的。

四、保障:打铁还需自身硬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是围绕“打铁还需自身硬”展开的,内含“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的关系”。伟大事业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工程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伟大事业”是我们党所要打的坚硬的“铁”,“伟大工程”说的是作为打“铁”主体的中国共产党人要把“铁”打好,自身首先要“硬。”

围绕“打铁还需自身硬”,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着重从4个方面展开其执政逻辑。一是“攻坚克难”,讲的是“打什么”。攻坚克难,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面临的最大历史考验。党面临的执政环境十分复杂,要打的“铁”相当坚硬,抓住战略机遇、战胜“四大考验”和破解“四大危险”、实施创新驱动、深化改革、促进公平正义、应对意识形态挑战、构建新型大国关系,需要破解一系列难题,要攻坚涉险。今天,既是我们党执政以来取得最大历史成就的时期,也是面临难题最多的时期。这意味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面临的困难、挑战、风险是空前严峻的。这就要求我们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奋进力量。二是“敢于担当”,讲的是“是否敢打”。我们所要打的“铁”非常坚硬,必须以积极向上、开拓进取、勇于担当的精神来打。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程中,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中,在改革开放中,在作风建设中,我们一定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要有“钉钉子”和“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真正做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敢于担当。三是“凝聚力量”,讲的是“如何打”。中国共产党及其带领的全国各族人民是打“铁”的主体。要把“铁”打好,必须汇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力量、中国人民的奋斗力量、每个人的创新力量。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以下3个方面凝聚力量: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力量,以实现中国梦的战略目标凝聚各族人民团结的力量,用公平正义凝聚每个人的创新力量。四是“从严治党和科学治党”,讲的是“把铁打好”。要把坚硬的“铁”打好,必须抓好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既要从严治党,使我们党在精神、能力、作风、先进性等方面真正“硬”起来,又要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五、路径:破解“四大危险”、唱响“中国声音”

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鲜明的“问题意识”、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敢于担当”的精神,直面我们党面临的“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以大无畏的勇气,把破解“四大危险”并使自身硬,作为治国理政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针对“精神懈怠”,强调在全党进行宗旨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我们共产党人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其实质,就是要求共产党人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宗旨和理想信念丧失了,工作就“硬”不起来。针对“能力不足”,强调硬在能力,积极倡导学习之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强化执政能力建设,努力克服本领恐慌。缺乏驾驭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能力,面对坚硬的“铁”,是打不好的。针对“脱离群众”,强调硬在作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针对“消极腐败”,强调硬在先进,注重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在反腐倡廉上敢下重手、敢打“老虎”。

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注重从正面唱响中国梦、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彰显“中国元素”,树立“中国形象”,坚定“中国自信”。中国梦担当“战略目标”角色,我们强调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中国道路担当“实现路径”角色,无论是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问题都是首要根本问题。“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在当今世界已经产生了广泛影响。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道路的合理性及其对实现中国梦的决定意义充满自信。中国精神担当“精神支撑”角色,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最核心的文化认同,时代精神是对当今时代特征的理性认知。实现中国梦,既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也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民族无魂不立,国家无魂不强。实现中国梦,必须有精神支撑,“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担当“根本依靠”角色,在社会阶层、利益和思想日趋多样化的背景下,实现中国梦,凝聚并充分发挥全国各族人民、社会各个阶层和每个人的积极力量,就成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面临的一个紧迫课题。解决这一课题,就要凝聚力量,汇聚正能量。

六、重心: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在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关系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改革开放初期,总的来说,我们党是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的问题,为发展注入动力和活力,以此保持社会稳定。今天,我们面临的情况是:社会和谐稳定显得不够,发展活力相对不足,改革动力有所缺乏。针对这种情况,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力求用积极方式来解决消极问题:在政治领域,使我们党“自身硬”,运用优良传统和现代思维,以破解“四大危险”、整顿“四风”与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以提高领导干部推动改革的能力,强化中央的权威,为在经济领域深水攻坚、涉险滩式的改革提供坚实的主体保证,以保证改革创新平稳进行;在经济领域,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空前的改革创新力度解决利益固化和利益分配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释放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在文化领域,注重文化导向和文化凝聚,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为改革发展稳定确定方向、凝聚力量、提供支撑;在社会领域,把维护和促进公平正义作为深化改革的立足点,为创新发展与和谐稳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概括地说,就是:以政治上的“硬”、文化上的“聚”、社会上的“和”,攻经济上的“坚”,通过以公平正义为基石的改革,释放发展活力,促进社会稳定。

七、支点:促进公平正义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起来以后要更加注重公平正义。从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实践中可以发现,其执政支点就是“促进公平正义”。公平正义的本质要求及其功能,既使发展充满创新活力,也能促进社会和谐。坚持维护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和本质要求。促进公平正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根基;促进公平正义,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及民众怨气,释放和汇聚社会正气,有利于提高人民幸福指数;促进公平正义,是铲除特权及官僚主义的一把利剑,能够使中国共产党人真正“硬”起来,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有利于把坚硬的“铁”打好;促进公平正义,有利于破解“四大危险”,唱响“中国声音”;促进公平正义,有利于端正党风和社会风气,汇聚社会正能量,能够凝聚社会最大共识;促进公平正义,有利于合理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激活创新发展活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逻辑、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期待。

(韩庆祥 作者系中央党校研究生院院长、教授)

上一条: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公报

关闭